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2个上海案例入选2022版《上海手册》

来源: 时间: 2022-10-31 19:33: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在2022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开幕式上,2022版《上海手册》发布。记者看到,2022版《上海手册》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遴选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共21个案例,其中中国有6个案例入围,分别是成都社区自治、北京百湾家园公租房、威海精致城市、上海建筑可阅读、黄浦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案例。

“上海建筑可阅读”与“黄浦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为入选的2个上海案例。2017年5月,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2018年,政府正式启动“ 建筑可阅读 ”工作,范围涵盖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建筑,主要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和保留建筑、现当代建造的地标建筑等三类建筑,包括私家花园洋房、里弄民居、外滩经典建筑等。2018年起,“建筑可阅读”从6个中心城区逐步向16个区推进,一方面让更多经过修缮的老建筑对外开放,允许市民免费进入参观;另一方面为老建筑设计“介绍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扫码,通过中英文导览、语音介绍、视频播放、VR互动等方式,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至2022年初,开放参观的建筑数量从近百处增至1056处,二维码数量从400余处增至2957处。

“建筑可阅读”案例入围,一方面是其运作理念逐渐被引入更广泛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领域,比如上海推进多年的“一江一河”重点工程。上海“一江一河”工程借鉴了“建筑可阅读”的理念,在滨水区域的开发建设历程中,一边深入挖掘沿岸的历史遗存,一边高度重视可阅读的历史建筑和现代生活的衔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历史遗产中嵌入新的文化艺术功能。

此外,“建筑可阅读”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IP,产生了很大的溢出效应,与旅游产业、创意产业进行了结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市政府一方面利用此IP构建特色旅游路线、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另一方面,上海通过发布“建筑可阅读”官方形象标识,提炼出了体现独特内涵的上海城市形象视觉符号,树立起了新的文化品牌,也为讲好城市故事提供了新的渠道。

在黄浦老字号案例中,黄浦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激发老字号的创新活力,给老字号赋予新的使命,让其能够带动和影响更多新的创业者,让创业带动就业,从而使得整个黄浦区的创业生态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2017年5月20日,“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在黄浦区首创首发,旨在以创新激发区内企业、人才、资源的活力和动力,推动黄浦区经济社会和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历经数次升级迭代,这个专项行动的影响力和服务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众多老字号加入行动,发布上百项创新需求,参与的创业团队不仅涉及上海,也关联到了长三角等中国其他区域,诞生近千项创新方案,形成了公共创业服务、老字号企业、社会服务机构、高校和创业组织四方资源交互支持的黄浦区创新创业新生态系统,构建了独具黄浦特色的内外创新“双循环”模式,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创业活动、创业项目落地黄浦,推动了创业型城区和社区的建设。

针对不同创业对象和阶段,黄浦区打造了不同类型的创新营,例如起跑营、成长营、加速营等。起跑营以创智学院学员、高校中职学院学生、意向创业者为服务对象,以老字号参访、创业讲座、创业训练为载体,开展了新媒体达人成长计划、黄浦创智学院文化创意课程走进豫园老字号,海纳百创——老字号新活力参访、“新国潮.青春范儿”青年文创评选活动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老字号创新成长营以老字号公共创业实训基地为抓手,为创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实训空间、更为多元的实训体验、更为丰富的实训资源等。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