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全球观察:申城电动自行车驾乘者戴盔率已逾95%

来源: 时间: 2022-10-29 15:40:10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姚丽萍)截至今年8月底,本市涉及非机动车的交通 事故数环比下降8.1%、亡人数环比下降18.8%,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戴盔率已达95%以上。10月28日下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执行情况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5次会议审议。

图源IC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违告知二次处罚

来自市公安部门的信息显示,《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2021 年5月1日起实施以来,公众知晓度不断提升,非机动车驾乘人员尊 法守法意识显著增强,涉及非机动车的亡人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火灾形势平稳可控。

条例新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坐人未佩戴安全头盔 ”等5类交通违 法行为,执法部门实行 “首违告知、二次处罚 ”,加强现场释法说理 ,做到“教育一个、影响一批 ”,条例实施以来共教育“ 首违”人员19.5 万人 。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易致祸交通违法行为,坚持 路面查纠、电子警察抓拍、RFID系统记录相结合,依法从严查处,条例实施以来共查处非机动车易致祸交通违法行为103万余起。

全面清理违规停放车辆

市城管执法局积极探索“一网统管”非机动车管理应用场景,运用智能化手段及时发现街面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依托政务微信高效调度 处置,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条例实施以来,共清理街面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168.7万辆次、教育劝阻6万余人次,并依法立案查处相关企业未及时清理共享单车案件69起,倒逼企业从严落实管理主体责任。

同时,积极改善慢行交通环境。《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编制慢行交通建设规划,将慢行交通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实施慢行交通建设改善项目,2021 年共完成相关改善项目38个;有针对性地实施非机动车道调整优化、禁非道路恢复非机动车通行等措施,着力提供连续贯通、安全适宜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从源头上减少非机动车闯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条例实施以来,本市全面排查整治,切实消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广泛推行集中充电。市消防救援总队、市房管局依托“为民办实事”“平安工程 ”和“美丽 家园 ”等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安全便民,组织指导各区加快建设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配套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既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有效防范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伤人亡人火灾事故。2021 年共新建电动 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 5134 个,新建集中充换电柜1203个,实施改造、加装消防设施的场所3651个 。

同时,全面查改火灾隐患。市消防救援总队、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共排摸检查住宅小区3万余个 (次 )、快递外卖网点3600余家(次 ),发现并督促整改电动自行车消防隐患问题3万余处,其中清理住宅小区内占用物业共用部位停放电动自行车3.3万余辆次,教育劝阻业主1.1万余人次 。

标签: 电动自行车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