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天天微头条丨如何预防与早期干预认知症?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主题分享活动举行

来源: 时间: 2022-09-22 09:39:57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昨天,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线上主题分享活动进行。此次线上分享活动以“认知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为主题,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联合发起,目的在于支持培育认知症公益机构,推动认知症议题模式探索及行业交流,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关注。


【资料图】

图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主题分享活动举行 主办方供图(下同)

探索认知症早期干预方案

来自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社政学院、上海织生科技、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机构的专家、教授和领导,参加并围绕主题分享交流。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志云介绍,联劝公益基金会从2014年开始连续5年支持7家社会组织开展了包括认知症的科普、筛查、患者关爱、家庭支持、临终关怀等相关服务。在早期干预的领域,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建立多场景下的多维干预服务体系,构建专业组织的服务网络,提升55岁以上群体的认知功能,最终探索出在城市适用的认知症早期干预方案,降低老年群体认知症的发病率。对于体而言,早期干预的成本投入,远远低于确诊后的医疗与照护成本,减缓一年也有价值。

线上交流开始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高宏以“老年痴呆防治政策背景及实践”为题,介绍了当前我国开展老年痴呆防治的政策和背景,重点汇报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参与北京市老年人脑健康体检筛查的工作实践,以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认知和健康分会主任张战军教授团队,在利用电子化评估工具,开展认知功能筛查识别,并给予认知症障碍和痴呆早期风险人群个体化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殷志刚,以“构建认知障碍友好社会的思考”为题,从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建设友好包容社会氛围、构建“科普、筛查、干预、环境、照顾”等方面,详细分享了上海在治疗和预防认知症上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李霞,以“评估起始的认知障碍防治的分级筛查和干预”为题,介绍了上海卫健委开展“公共卫生三年行动”有关情况,以及以智能3分钟的筛查起始,在上海探索“评估、诊断、干预”的模式,给予大家有益的启发。

分享实践与思考

随后,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上海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委会委员陈虹霖,从科学研究角度分享了“认知症早期干预的国内外实践和成效”的主题内容。她介绍了认知症早期干预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在认知症早期非药物干预工作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尝试,并对认知症早期干预工作进行了未来展望。在科技助力认知症早期干预方面,上海织生科技创始人兼CEO叶剑锋从企业视角,介绍了上海知深科技公司应用前沿技术开展临床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的经验。

最后,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兼理事长汤彬,从公益组织开展一线服务的视角,分享了公益组织在社区开展认知症早期干预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让大家对公益组织在基层开展认知症服务工作,对于降低认知症的发病率、减轻社会治疗和照护认知症患者负担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线上会后,各位嘉宾围绕“如何协作应对认知症早期干预”展开对谈。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窦瑞刚从科技公司和可持续社会价值的角度分享了科技能力在认知症方面的一些探索。希望利用银发科技实验室的能力与社会各界共创认知症预防和早期干预的新模式。

此次主题分享活动在腾讯基金会、腾讯SSV、联劝公益、剪爱公益、中国老年学会5家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近3万人次围观收看,在推进认知症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防范意识上,起到重要的宣导作用。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于2016年发起以来,为公益行业搭建深入交流、观点碰撞、智慧聚合、技术前瞻的平台,让行业内外更多关心和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进来,携手共促公益行业的更多创新和高效创联。

标签: 中国互联网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