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天天看点:全市查处工地类案件347件 上海城管推进建筑工地综合治理

来源: 时间: 2022-09-02 18:56:50

今年以来,奉贤区创新远程监管模式,推行“非现场”执法,深化综合治理,有力促进了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市民群众满意度也显著上升。今天,市城管执法局在奉贤区召开全市建筑工地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全市总结推广奉贤区建筑工地执法监管新模式。


(资料图)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共依法查处建筑工地类案件347件,夜间施工、扬尘污染等各类投诉类案件较去年同比下降15.6%。

图说:全市总结推广奉贤区建筑工地执法监管新模式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云巡查”24小时监控

在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对辖区内在建工地开展线上视频“云巡查”。辖区内70余个工地的施工进展、作业状态、围栏设置、裸土覆盖等情况正在屏幕上实时滚动。

通过不间断的视频巡逻,城管队员当场发现奉浦街道运河路高州路东南侧工地存在运输工程渣土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的违法行为。指挥室随即呼叫属地中队现场处置,同时通过指挥系统,下派处置工单至队员终端,不出几分钟的时间,城管队员便赶到现场。

“传统的执法模式是‘人巡’,但像夜间施工、扬尘污染等违法行为证据,靠人巡是不易掌握的,‘云巡查’就弥补了这些缺失。”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局长吴强介绍,通过利用“一网统管”、建管部门、建筑工地三方技术资源的共享应用,在工地现场制高点、出入口、人员作业密集区域等点位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实现了对建筑工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掌握现场夜间施工、道路硬化、裸土覆盖、物料堆放、车辆冲洗等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工地噪音扰民的问题,我们还在全区所有工地安装了噪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队员们在手机后端就能实时监测,快速处置。”

图说:奉贤区所有工地安装了噪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城管能实时监测快速处置

近期,奉贤城管还创新推出了一套“渣土违法处置行为”分析研判系统,通过运用社会面视频系统,结合处置证关键信息实现对无证运输、线路异常等渣土车辆违法行为大数据24小时在线智能研判功能,强化了全域管控。

自今年平台上线以来,奉贤城管通过“云巡查”接收处理建筑垃圾运输、工地施工管理等信息4400余条,通过技术甄别、线路比对、运输行为分析等手段,共累计线上线下排查车辆1800余辆次,对违规运输单位立案查处32起,对工地建设、施工单位立案查处77起,问题自主发现率不断提高、工地投诉同比下降53.3%。

“特别行动队”随时待命

为对工地实行“源头—过程—终端”闭环管理,奉贤城管还专门组建成立了一支“渣土整治特别行动队”,加大对出土工地的执法监管力度。行动队采取装点、运输、卸点三个环节全链条立案调查新模式,形成工地渣土运输处置闭环执法,遏制无证运输、违规处置、偷乱倒等违法行为。

今年7月14日,“渣土违法处置行为”分析研判系统发现一辆在解放西路上由南向北行驶的工程车无处置证,后台工作人员确认该车装有建筑垃圾后,及时派单给特别行动队,按照办案流程,执法队员后对该车所属公司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对车辆实施暂扣,根据违法情节,最终做出罚款3万元的处罚。

据悉,2020年至今,渣土整治特别行动队查处了“上海之鱼”7辆渣土车私自处置毛垃圾等一大批大难要案,并会同各城管中队累计办理渣土类案件614起,罚款1070余万元。

受城管社区工作室制度启发,奉贤城管还在全市首创了工地联络员制度,每个工地固定一名城管联络员。目前,奉贤全区79个建筑工地已实现“一工地一队员”“一工地一台账”,并在有条件的工地内建立城管工作联络点。

图说:奉贤全区79个建筑工地已实现“一工地一队员”“一工地一台账”

工地分级分类动态调整

记者从当天举行的全市建筑工地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9万余人次,巡查工地6.4万余次。全系统共受理市民投诉夜间施工、扬尘污染等各类投诉3835件,较去年同比下降15.6%。共依法查处工地类案件347件。其中查处扬尘污染案件161件、夜间施工扰民案件62件、未设置施工铭牌案件21件、工地偷排污水案件20件、工地外违规堆放施工材料案件19件、未设置安全围档及警示标识案件11件、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监测设备案件10件、未按规定处理建筑垃圾案件7件、脚手架杆件不合规案件4件,此外还查处擅自开工建设、未配备督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安全检测、未绿化铺装、未施工公示等案件32件。

下阶段,上海将参照“奉贤模式”,建立完善联勤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创新智慧监管模式,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强化建筑工地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对红色高风险工地的巡查管控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建筑工地综合治理。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标签: 综合治理 建筑工地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