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全球观天下!要上天啦!“闵行少年星”明天上午发射

来源: 时间: 2022-08-03 17:37:52

“闵行少年星”是一颗由闵行师生与航天专家共同研制的卫星。卫星已于7月15日抵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计划于8月4日上午搭载火箭奔向浩瀚宇宙。


【资料图】

图说:明天上午11时有直播  来源今日闵行

明天上午11时,“今日闵行”APP将直播“闵行少年星”发射过程。感兴趣的朋友在“今日闵行”APP首页右上角找到“直播”即可进入直播间。

“太空礼物”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如何判断发星成功,“闵行少年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对于这些问题,“闵行少年星”总设计师、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旺将在直播中加以解答。

图说:在“闵行少年星”教育基地,学生们参与航天科普活动(资料照) 鲁哲 摄

“闵行少年星—航天科技少年强”计划自2021年5月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项航天科普创新活动。在历时一年的“闵行少年星”方案征集活动中,共征集到来自中小学生的300多份载荷方案。专家们从科学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等角度综合评审后选定4个载荷方案跟随卫星进入太空,并根据这些载荷方案定制了这颗独一无二的“闵行少年星”。

“太空礼物”入选作品是福山实验学校曾榕雨同学的“上海非遗‘石库门的奥秘’”。“巡天”方案入选方案是北桥中学奚玥瑶同学的“月球自转与公转”。卫星发射之后,可以通过“闵行少年星”实现地月距离的探测,并拍摄月相图片。两个“探地”方案,分别是星河湾双语学校吕文渊同学的“基于微纳卫星系统的温室气体监测”和闵行中学戴昕妍同学的“通过卫星观察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变化分析温室效应的程度”。搭载了“温室气体监测”载荷的卫星,可以让闵行中小学生通过高光谱遥感对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源(碳源)进行定量监测,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碳汇)进行估算,从而实现对全球重点目标的碳源、碳汇实时定量监测。

“闵行少年星”发射后,闵行青少年将通过这颗卫星收集数据,系统性开展测控模拟、测控演练、卫星应用等一系列航天科普活动。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