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全球速看料】字更大、步骤更少,市一医院自助服务机完成“适老化”升级

来源: 时间: 2022-07-09 05:43:40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近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扣老年患者使用就医自助服务的“便捷性”与“友好度”,对“自助服务综合平台”再次进行了“适老化”升级。通过一系列智慧功能模块的“适老改造”,让约占日门诊量25%的65岁以上“银龄”患者,在使用自助服务时能够更顺畅、更安心。今天,首台升级后的新一代智能自助服务机在市一医院虹口院区正式亮相试用。

图说:“银龄”患者使用自助服务时能够更顺畅、更安心了  采访对象供图

“真的比以前方便了,不但字比之前大,还会把马上要做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我就不用我自己去一个个找‘小方块’了。”试用体验者、73岁的袁阿姨表示,这台新一代智能自助服务机由于增加了不少对老人友善的适老设计,自己也可以“玩得转”。

当插入医保卡后,这台进行适老化升级后的新一代智能自助服务机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判断是否启动“长辈关怀模式”。关怀模式下,自助机的字体会即时调整放大,帮助老人“看得更清”,同时提供全程语音提示服务,让老人“听得明白”。甚至还能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色盲、色弱,从而自动调整色彩,以适应眼疾患者需求。

为了更方便老年患者操作,新一代自助机的功能模块布局也会做相应的智能化调整,以便简化操作流程。在读取医保卡信息后,自助服务机会根据患者的不同就诊业务节点自动切换模块布局,将需要优先办理的事项模块放在操作界面的最前面,并进行相应引导,方便患者快速完成签到、付费、打印发票等流程。

据院方调研测算,使用原有自助机,患者一次就诊平均需要做大约10次左右的“点击”操作。而通过新一代升级版自助机办理就诊自助服务,这个数字可降到5-6次,而平均一次操作的总耗时也可从54秒缩短至32秒,几乎可省去一半时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傅春瑜表示,互联网思维下的智慧医疗服务不能制造“数字鸿沟”,而是更需要全程、全面覆盖老年人在内的服务人群。据介绍,医院近期还将持续对自助服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利用自助机上的摄像头和环境光线感知器,获取操作用户的表情、操作行为和时耗,进行监测分析和感知,通过综合分析算法,做出适应性判断。假如就诊者在某一界面停留时间过长,且系统通过微表情感知到患者目前处于使用不利状态,自助机可以通过链接后台指挥中心,立即向周边工作人员发出协助指令,第一时间上前给予帮助。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