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每日焦点!新民快评丨12岁孩子看“唐山打人事件”

来源: 时间: 2022-06-13 09:45:00

整个周末,我都被一股焦虑的情绪笼罩着,就像这天气一样,不见阳光,有点透不过气来。拿起手机,“唐山打人事件”在各个端口刷屏,照理说,我也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社会人”了,什么样的大场面没有见过?早就该处变不惊了,何至于此呢?

图说:“唐山打人事件”视频截图

偌大的一个中国,哪天没有打人的事件,但发生在唐山的这起发酵之快、舆情之大、反响之强烈,始料不及。

最新的消息是,九名涉案人员已悉数归案,并被执行逮捕。案子“从速”办了,如何“从严”还有待进一步侦办。到这一步,说“大快了人心”或者说“安定了民心”还为时过早。我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被另一个热点所覆盖,但那段触目惊心的视频已经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人们的安全感受到了伤害,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亦如此。上周六一早,我打开视频,刚传出一个女人的哭声,睡眼蒙眬的儿子就问我:“爸爸,是‘唐山打人事件’吗?”

你看,一个12岁的孩子都脱口而出。我问他:“你怎么看这几个施暴的男人?怎么看几个女孩子的表现?”孩子回答:“这几个男人干啥啥不行,打女人第一名,太渣了!几个女孩子很勇敢,但如果是我,我就跑,然后报警。”

相关资料图

我又问:“如果你在现场,会帮这几个女孩子吗?”孩子反问:“我怎么帮?几个帮忙的都被打了,我会劝,劝不了就躲开,报警。”

孩子不会撒谎,他的反应是真实的,我想多数人大抵也是如此吧,孩子又问我:“爸爸,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我却一时语塞了。

我分明从孩子的话中看到了“害怕”和“寄望”,我们这些大人何尝不是如此?要让普通人面对暴力有奋起反抗与挺身而出的勇气,还需要法律的加持,而法律,对普通人而言很多时候就化身为“警察”,警察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人们对治安的信心。你看,一个12岁的孩子,三个问题,两个都寄托给了警察。

希望这件事带给公众的阴影能尽快消除,也让我这个做父亲的能给孩子一个自信的回答。

杨江/文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