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芒种时节“忙耕种”,无人机飞播精准高效

来源: 时间: 2022-06-07 05:42:09

图说:无人机飞播精准高效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一粒稻种要经历一场怎样的生命之旅,才能成为饭桌上一小碗中的一粒好米?6月6日是芒种节气,标志着新一轮农忙的开始。今天上午,光明农发集团在江苏大丰的万顷绿色良田里开耕播种,以首届开耕节向市民全程展示“一粒米”的神奇之旅。

芒种节气,万物生长,又是一年农耕好时节。在江苏大丰的万顷农田里,农业科技成为开耕节上的主角。精准、高效的空中无人机飞播、带有北斗导航的水稻直播机、智能灌溉系统和种养循环系统等一系列智慧农业的种植手段,打破了大众对传统农业的印象。即便不在地头田间,技术人员也能在现代农业信息中心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大屏上,对田间科学管理信息一目了解,实现大田生产精准可视化管理。

种出“一粒好大米”的关键,除了技术还有品种。“大米口感的重点是品种的选育。”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专业技术团队的精心培育,光明大米从源头上保障稻米品质,保障良种“常种常新”。旗下的中垦种业被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认定为全国农垦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第一批农垦种子试验示范基地、上海市首家国家级育繁推服一体化企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水稻品种27个,麦子18个。

坐稳粮食供应“压舱石”,守护上海市民“米袋子”。记者了解到,光明农发集团拥有江苏大丰、上海崇明自有基地,耕地面积35万亩,常年水稻自主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优质稻谷16万吨。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基地,光明农发集团还在江苏大丰、上海崇明及上海市区、安徽巢湖自建加工仓储基地,实现出入库自动作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调度等功能,打造“数字粮库”。

光明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稻谷在基地的常年仓储温度低于20摄氏度,就好像大米住进大冰箱,既保证了稻米安全健康,又保证了消费者一年四季吃新米、吃鲜米。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