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东院门诊单日最高超7000人次,常态化防控下医生说:身体不适也不要恐惧来院治疗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
“你好,进入门诊大楼内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5月20日早上8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门诊大楼前,一些市民经短暂间隔排队,核验“健康码”的信息后进入楼内就诊。井然有序,一切如常。
据悉,疫情期间,仁济医院东院区门诊除了应上级部门要求在3月份两次闭环管理以外,始终“敞开大门”,多措并举满足广大市民的就医需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仁济东院的门诊量单日最高逾7000人次,全方位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
医院供图(下同)
预防关口前移,把好门诊入口关
门诊大楼外,“场所码”标识和“数字哨兵”自动闸机十分醒目。安保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提醒就诊市民提前出示“健康码”和身份证件。据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张斌渊介绍,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将防控关口前移,把好门诊的入口关。门诊入口处的闸机通过自动测温,同时核验患者及陪同人员的“健康码”、医保卡或身份证,确保进入门诊楼内的人员无风险;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将其护送进入发热门诊进一步筛查。入口处每日更新“中高风险地区”提示,同时语音告知流调内容。为降低院内感染传播的风险,安保人员也会耐心劝阻身穿“大白”的市民,在进入门诊大楼前脱下防护服,并规范投放至就近安置的医疗废物垃圾桶。
在门诊大楼里,各个诊区和公共区域都加强消杀工作,严把环境安全关。每间诊室在每天开诊前、午休时和闭诊后都会通过喷洒消毒液、消毒湿巾擦拭桌椅、紫外线灯照射等方式进行消毒,每星期还有一次“终极大消杀”。如果发现疑似阳性患者或密接者,立即锁定行踪,对于所涉场所及物品进行封闭后终末消毒,确保环境采样结果为阴性。电梯里、楼道边、自助机旁、护士台等公共区域都提供免洗手消液,供就诊市民随时使用,让来院的病人安心就诊。
放开服务,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仁济医院普通门诊自3月28日后从未停诊过,专家门诊也应开尽开,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各临床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坐诊,各优势特色学科也在每工作日均有专家门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为保障肿瘤患者的治疗“刚需”,肿瘤科医护人员除参加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工作的,其余全部坚持一线工作,门诊和病房诊治肿瘤患者从未间断,在保证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还开设了日间化疗。对于因其他医院转换为定点医院而暂时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肿瘤科也秉持“仁术济世”的精神,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对疑难肿瘤患者进行线上MDT(多学科)讨论,提供最佳诊治方案,至今共收治患者3000余人次,其中收治入院患者1000余人次、日间化疗中心收治患者2000余人次,解决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化疗的急、愁、难问题。
疫情期间,仁济医院积极回应市民就医用药关切,于4月中旬开设“便民配药门诊”,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家属)、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多疾病的配药及代配药服务。门诊开设全科医学科、老年科和中医科,不让小小一片药成为市民的心头大事。
5月17日上海社会面清零首日,临近中午,家住周家渡街道的王老先生前来心内科复诊,一个月前他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我4月17号突发心梗,被120救护车送来仁济急诊,当时做手术装了支架。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来复诊看看恢复情况。”据王老先生介绍,目前身体感觉很好,但还是来医院做个检查更放心。他提前一天做了核酸检测,凭阴性核酸报告和身份证在居委会登记,街道专门派车接送他往返医院和社区。“现在医院各方面的防护工作还是很到位的,医生的看诊解答都很耐心细致。身体不舒服要及时看,千万不要拖。如果上个月没来医院抢救,我可能已经不在了。”他说。
守护不间断,“我们一直都在”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各专科门诊、检查检验项目正逐步开放。仁济医院率先开放PICC、造口、换药、内镜检查等需求量较大的各类专科操作,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同时也打破壁垒,无论患者在疫情前是否在仁济治疗,均可来仁济完成这些专科操作。
口腔科是疫情期间的高风险科室,因为患者就诊需要摘除口罩进行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但是,口腔科门诊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开放,普通门诊不停诊。值班医护丝毫不敢懈怠,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对每位患者进入诊室前都会进行详细流调并查验核酸报告,为他们解决牙痛、口腔感染、外伤、出血、颞下颌关节脱位等疾病困扰。
同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患者的守护也一直未停歇。为保证市民的紧急医疗需求,内镜医生自愿驻守在医院,坚守岗位,保证急诊内镜通道的畅通,包括急诊取异物(如鱼刺卡喉等),急诊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解决市民的燃眉之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目前内镜中心的所有内镜诊疗项目,均已正常开展,并且在坚持消化道早癌和小肠疾病诊疗特色的同时,逐步恢复高质量的日常诊疗工作,疫情前预约的内镜手术患者近期均已得到了妥善诊疗,5月1日至今,已完成内镜诊疗逾1000例。
目前消化科门诊量正在逐步恢复中。“3月28日以黄浦江为界封控后,当时每天只有二三十个病人来看门诊。现在平均每天的普通门诊量在200左右,来看慢性胃炎的病人比较多。”上海社会面清零首日,在消化科坐诊的主任医师华静表示,“和病人的沟通中,我明显感受到部分人很焦虑,不仅仅是因为生理上的疾病,还可能是由于心理上对来医院看病的‘怕’——怕来医院会感染病毒。其实我们医院一直在开放,不管是医院层面,还是医生个人,都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大家的健康。随着社会面的清零,生活正逐步回归正轨,也希望市民不要对医院抱有偏见和恐惧心态,身体不适及时就诊,面对面的医患沟通更能解决问题。”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197+174”2热点在线
- 世界今日讯!中央气象台:江南大部有降水,明日起北方明显降温
- 广东昨日新增本土195+6215,另有369例无症状转确诊2全球播资讯
- 焦点要闻:美财政部对伊朗俄罗斯等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 每日焦点!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2533408例
- 全球人口达80亿,意味着什么?
- 环球快讯:上海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
- 秋天专属浪漫又来了!45条“落叶不扫”景观道出炉,看看你家附近有没有3今日热搜
- 上海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和个人缴费即日起开始受理,新增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 国家卫健委: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1天天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