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巴铁”小伙沙尼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来源: 时间: 2022-05-17 12:11:58

听说上海全市16个区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生活在浦东新区的巴基斯坦小伙沙尼充满期待,因为距离回办公室上班的日子又近了一步。而过去两个月里同邻居们一道支持抗疫,彼此间从陌生到熟悉甚至热络,也让沙尼有些不舍和感动。

5月2日,当许多人继续居家安度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沙尼迎来了开斋节。但今年的开斋节对于沙尼来说很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疫情。

图说:沙尼和小区的其他志愿者合影 采访对象供图

吃过午饭,沙尼骑着小电驴来到小区门口。他听说配送外卖快递的志愿队伍有些人手紧张,便临时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穿上隔离衣,戴上橡胶手套,骑上心爱的小摩托,踏板上堆满快递,沙尼是小区里“最靓的仔”,一个下午配送了80多份快递和外卖。

这可不是沙尼一时兴起。

他第一次穿上隔离服给居民们送快递、外卖,还是4月23日。

那是一个休息天,穿上了“大白”的衣服,沙尼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将视频发给好友,高调地写了一句“今天当一名志愿者”,便冒着雨、骑着他心爱的小电驴出发,车把手上挂的、踏板上放的都是快递、外卖。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除了吃午饭的时间,沙尼几乎没怎么闲过,毕竟这可是个4500多名居民的小区,采购量不小。“累坏了。”他说道,“幸运的是,天气还挺凉快。”

沙尼说,他从小区这两个月来的抗疫过程,以及最后100米配送流程的不断优化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与合作精神,而他也希望能够为小区最终迎来解封贡献一份力量。毕竟,“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沙尼说道。

沙尼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大家的真朋友,而在小区封闭管理的这两个月里,他也真的交到了不少朋友。

去年,沙尼刚刚从复旦大学毕业,成为了一个“张江男”,并在4个月前搬进位于张江镇上的川杨新苑三期小区。

然而,新生活刚向他招手,职场新征程也才起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打乱了沙尼的生活节奏。

作为一个新人,居家办公沙尼需要一边抓紧熟悉工作,一边买菜做饭。但这两个“任务”对他来说都不简单。对同事还不够了解,给沙尼的居家办公增加了些许难度。能说却看不懂中文,让沙尼在团购物资的时候又有些为难。

好在,还有居委和热心邻居们。

管辖小区的华科居委时常惦记着小区里还有这么个“巴铁”朋友,发放物资的时候时不时会让志愿者给沙尼捎上一份,考虑到饮食习惯差异和沙尼居家办公的需要,总是会尽量挑一些他喜欢吃的、会做的蔬菜给他,还有一些小面包和方便面用来应急。热心的邻居们也时常会将牛奶、水果的团购信息发给沙尼,帮他在线翻译、群接龙购物,或是在群里用英文给他答疑解惑。而不会打汉字的沙尼,也因为特别爱用表情包,成了小区的名人和大家的开心果。

在同邻居们的互动中,沙尼渐渐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小区里找到了归属感。帮助志愿者在楼道群里喊话,通知邻居们下楼做核酸检测;给同屋的租客们秀厨艺,分享美食……沙尼希望,有一天他也可以拿到中国绿卡,永远地在中国生活下去,和这里善良的人们一起。

新民晚报记者 齐旭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