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路上堵车了!我从没有这么开心过|直击临港重启①

来源: 时间: 2022-05-17 09:27:34

从市区开车到临港,车流渐渐增多。在两港大道快速路S2高速口还遇到堵车,集卡、重卡排队核验电子通行证、有效核酸证明和行程码后,驶往东海大桥方向。这让我很兴奋,因为城市在复苏,活力又回来了。

图说:路上遇到堵车 杨欢 摄

堵车了,从没这么开心过

我的微信朋友圈有好几个人“失联”了。从3月初到现在,没有更新过任何动态。出于关心,问了问近况,良久没有得到答复,夜深人静时突然收到消息,只有简略一个字:忙。

疫情按下“暂停键”,无数人与病毒抗争,眼下形势正在好转,不断释放的积极信号,让人相信,期盼已久的生活恢复如常指日可待。上个月中旬,从临港传来的两则消息颇受关注。4月18日,上汽集团正式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第二天,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就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4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厂8000名员工返岗,电池、电机车间一早恢复生产,多条流水线高效运转起来。

图说:上海南港码头上密集停放着待出口的商品车 图片来源:洋山边检站

作为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汽和特斯拉复工复产,意义非凡。5月1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上海重点产业链有序复工,如汽车领域,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辆,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

看到这些数据,我很欣喜。也由此决定,去临港看一看,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究竟要打通哪些“堵点”。由于我所居住的地方是防范区,从未出现过感染病例,持有12小时内阴性核酸报告,经申请批准后,便收拾东西一早出发了。

胡辣汤,吃出酸咸麻辣甜

目前,临港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分成两批,24小时在岗。内场的人闭环管理,负责线上审批、协调、决策等,吃住都在办公室。外场直接对接企业,高科、建交、综保等几个主要部门的副处长领着“兵”,现场督导、协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一处人才公寓腾出来,给外场工作人员当“落脚点”。房少人多,来自同一处室的三四个人就挤在一套房里,既当办公室,又当休息室,有人打地铺,有人睡沙发。

因为想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我联系了临港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的外场工作负责人李向聪。原本约的采访时间是13时30分,但他一直忙,和内场工作人员开线上会议,聊一个招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准备拉相关部门一起协调。会开好,采访没聊几句,又被电话打断了。

等待间隙,我环绕四周。一个小伙子席地而坐,抱着电脑整理数据,背后的沙发上散落着被子。显然,这段时间,他是睡沙发的。后面我了解到,这个小伙子叫王彬,浙大毕业的高材生,1995年生人,今年1月份刚刚选调到临港。

一开始,管委会排班,准备A班值一周,B班来轮换。王彬值完A班后,交接时,B班还缺一个人,他就主动请缨留下来,一留就留到了现在。王彬只带了两套换洗衣服,被同事们开玩笑说“穿着棉袄来,穿着短袖走。”

图说:王彬 受访者供图(下同)

临港管委会里,这样肯吃苦、敢担当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因为大家都忙,我只能见缝插针地采访,从下午1时聊到晚上9时。有人进组前囤了箱胡辣汤调料,吃了一个多月,就剩最后一包了。用开水兑一兑,配上已经放冷的盒饭,算是欢迎宴。

胡辣汤尝起来,酸、咸、麻辣,但香味令人回甘。而这些抗疫人员的经历,正好与之一一对应。

酸——腰酸背痛

睡在杂物间,柜子放倒当硬板床

忙了一下午,李向聪都没离开过座位。吃晚饭的时候,一直按肩颈,老毛病又犯了。之前内场值班时,大伙都在办公室里睡行军床。李向聪脊椎不好,腰酸背痛,就一个人跑到杂物间里,把柜子放倒当硬板床,里面堆满东西,无处下脚,比猪圈还乱。但灯一关,睡得倍儿香。

图说:睡在杂物室里

到外场工作后,终于有床了,但大伙也没什么时间休息,睡觉都是碎片化的。有时,坐车去园区的路上,眯个十几分钟。

图说:累了,就在车上眯会儿

目前,高科处在外场的有17个人,真正是临港公务员的5个,其他都是挂职或者企业里抽借的,大多是90后、95后。他们要负责南汇新城镇内企业的留守人员,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人数每天都在变,已经增长至近2万人。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高科处的工作人员要组织企业做核酸检测,送抗原,送物资,统计数据做台账,还要解决员工的“急难愁盼”,比如就医、配药。他们排摸了一些风险点,发现园区里有些企业下面涉及多家劳务公司。务工者住在厂里,归谁管?是物业出租方、土地所有方,还是劳务公司,都要理清楚,明确各自职责,不能互相推诿。

复工复产方面,企业先提交复工复产方案给管委会,内场线上审批,外场的人保障协调。方案里,员工名单,静默区设置,每天做多少次核酸、做多少次抗原,现场消杀、防疫物资准备等,都得写清楚。工作人员会到企业“飞行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大家扑在防疫上,业务也不能丢,招商项目得持续推进。每周,李向聪会抽时间带着年轻人搞“空中课堂”,准备ppt,讲民用航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一起头脑风暴。“白天忙防疫,晚上搞业务。虽然累,但学习不能停。毕竟是产业部门,如果研究搞不好,都不知道该怎么招商,怎么给企业做服务,怎么搞科技创新。”李向聪说。

麻——任务繁重

工科男搞防疫,方法很“硬核”

企业分散在不同区域里,管理起来难度不小。高科处外场的17个人分为9组,各有分工。划分得合理精准,不能简单按园区面积分,因为企业员工有多有少。核酸点位设置在哪,顺序怎么排,走什么线路,都得想出“最优解”。

高科处里基本都是工科生,逻辑思维比较强。搞招商的时候,他们就画了产业地图。这次,也把经验用到疫情防控里。有个年轻同志叫王志阳,是从企业借调过来的,防疫期间,做了很多“攻略图”。他把核酸检测点位分布,车辆运行线路,每个区块谁负责,画得一清二楚。

图说:王志阳画的“作战图”

“拿着‘作战图’,心里有谱。人手不多,如果不合理分配好,怎么管理?一开始,我们通宵开会,就讨论台账怎么弄。现在机制理顺了,繁杂的工作处理起来也有头绪了。”王志阳说的台账就是整理数据做统计,这是个繁杂的活。

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涉及方方面面,单靠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是协调不过来的。4月19日当天,近8000名员工返岗,都是来自防范区小区,分散在临港各处。高科处工作人员要开证明,开通行证,梳理名单。统计数据时,姓名、地址、手机号、核酸码、车牌号等都要记录好,容不得差错。

咸——汗水泪水

搬了上千箱物资,“女神”到“女汉子”

虽然每天都很累,但年轻人擅长“自嘲”,苦中作乐。王志阳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小伙伴的“黑照”。比如刘通从“女神”到“女汉子”,“精神小伙”王彬搬完物资后蹲在墙角想静静,王海鹏听到“做核酸”从睡梦中醒来。

有张照片很吸睛。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搬着很重的物资,全身是汗,脸上青筋凸起,头发散乱地抓成冲天辫,“女汉子”十足。她叫刘通,是个体重不到100斤的“90后”姑娘,说话很温柔。刘通3月份才到管委会报到,就跟着来外场参与疫情防控了。什么活都跟着一起干,搬1000箱物资没叫过苦。结果一次核酸检测现场,她哭了。

图说:刘通搬物资

高科处的外场工作人员每天睡得很晚,要等通知。第二天做不做核酸,医生几点来,怎么分配……得到确切消息后,他们得联系企业做准备。然后起大早去现场安排。一次核酸检测现场,刘通要维持秩序,引导大家保持间距排好队。有些工人没戴好口罩,她上前劝阻,对方没听,反倒把口罩往下一拉。她气得眼泪夺眶而出,默默拿着喷壶消毒,然后继续沟通,“你们跟我父母差不多大,也有子女在外工作。不希望他们在外受委屈吧。大家都有难处,但还是要互相理解配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番话打动所有人,后面进展就很顺利了。

甜——难忘回忆

我们深爱这座城市,希望她越来越好

“疫情下的‘特斯拉速度’能在临港产生,也侧面印证了新片区汽车产业链的集聚。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整车企业有大量供应商,如果分散在各地,进度就没这么快,集聚在临港,协调起来就比较方便。”作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服务专员之一,高科处奚涛三句话离不开业务。采访结束时,也不忘给临港新片区“打广告”。

刘通是甘肃的,刘显哲是辽宁的,王海鹏是山东的,王志阳和李向聪是河南的,刘国舜是广西的,沈稼鸣、倪岑岑 、高泽骏、张旭卿和曹阳是江苏的,王骁、王彬、蒋东新、周洲、吕浩和奚涛是上海的。为了投身新片区建设,他们成了“临港人”。“因为深爱这座城市,希望她越来越好。”

图说:滴水湖 临港管委会供图

截至5月16日,临港新片区复工复产工业企业47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01家,占全部规上企业总量的95.6%。477家企业合计返岗及驻厂人数超5万。目前,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新昇、积塔、三一、上海电气、航发商发、上飞制造等近20家企业也实现了封闭生产或研发;格科、重燃等8个重大项目已复工。

新民晚报记者 杨欢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