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从“临时上任”到“居民公认” 90后民警做好疫情下的“小巷总理”

来源: 时间: 2022-05-15 11:32:59

新民晚报讯 (记者袁玮)位于东余杭路211弄的春阳住宅小区是虹口区少数尚存的二级旧里,不到0.02平方公里的面积,容纳了1100户、2300余名居民。由于社区里八成的居民依旧过着厨卫合用的日子,3月疫情以来,新冠病毒对这片社区的侵袭可谓来势汹汹。艰难时刻,辖区虹口公安分局北外滩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苏隽成挺身而出,主动请缨顶替因病住院的老社区民警,与居委干部们战斗在一起。每一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抗原自筛、物资发放,春阳的角角落落都是他的身影、广播声。老人缺药、少菜,他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居民长期封控不满,他耐心解释安抚;弄堂老人多志愿者少,他满头大汗运送物资。

虹口警方供图,下同

春阳住宅小区因为老旧的建筑结构,防疫上有先天劣势,疫情爆发初期,这里的感染率相较于其他小区高出不少。接任社区民警后,苏隽成的第一件事就是绞尽脑汁降低感染率。苏隽成总结后发现,高感染率主要是因为居民的三大不良习惯:不戴口罩在弄堂内聚集聊天、核酸检测不保持间距爱插队、垃圾袋不密封清理不及时。“疫情当前,必须把居民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扭转过来,再难也要做!”苏隽成深入社区弄堂内,哪里有人员聚集他就往哪赶,哪里队伍无秩序他就到哪规整,晚饭后居民们餐桌收拾干净准备扔垃圾时,他就穿堂走弄,拿着他的小喇叭提醒居民扎紧垃圾袋扔到指定位置,方便志愿者上门清理。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苏隽成的一次次劝说不仅让居民们认识到了病毒的危险,更让大家隔着防护服认识到这位临时上任社区民警的认真和负责。不过一周的时间,不戴口罩的少了,出门聊天的少了,排队秩序好了,垃圾也包严实了,最明显的是,社区的感染率明显下降了。

尽管春阳住宅小区的保供物资一直比较稳定,但居民还是有特殊需求。小区里近一半居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不会网购。苏隽成想到了另一半的居民,小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中不乏一些个体商贩。苏隽成很快筛选出一批从事生活保障领域的商贩们,通过电话联系沟通,动员他们贡献出自己的采购渠道,带着小区里其他缺物资的居民们一起团购。此举不仅大大丰富了居民们的生活物资,也缓解了商贩们因疫情封控导致收入锐减的问题。疫情下能办好如此双赢的事情,居民们对这位临时社区民警刮目相看。

保供物资到了,团购物资也补充够了,小区内的配送力量不足却成为了短板。随着蔬菜、水果、肉品、大米源源不断地采购,春阳里小区门口物资越堆越多,苏隽成和居委干部、志愿者们不敢怠懈,每次只要物资一到就用人力车送货入户。但蔬食有保质期,必须快速配送入户,光靠苏隽成带着5位居委干部搬运,着实有些吃力。如何提高这最后100米的运力?“动员青年居民当志愿者,既让他们知道其中的不易,也能提高我们分发的效率。”青年居民做完志愿者后,少了牢骚,多了理解,更有人每次分发物资必然主动报到。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共同抗疫,春阳住宅小区的居民们对苏隽成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从排斥到依赖。如今,大家已经默认,苏警官就是我们的社区民警。“有他在,居民安心。”这是居委干部对这个90后青年民警简短的评价,也是苏隽成胸怀群众,坚守初心的真实写照。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