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

我的抗疫日记 | 分发物资到凌晨三点半,感觉找回了儿时邻里的温暖

来源: 时间: 2022-04-08 11:18:02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摄

我想用简单的文字分享一下昨晚的一点经历。

因为答应了帮忙分发物资,所以晚上不敢睡觉,怕睡过了会失约于邻居。一直等到凌晨一点半,小罗终于通知物资到了,那我就戴着口罩下楼。到小区大门口小罗帮我们三位志愿者穿好防护服,坚持让我们换上N95口罩、戴上手套和帽子。团长也打印好清单让我们了解各住户所需物资。

首先,小罗安排好消杀药水,我们四个人将物资逐一进行消杀。我们分工合作,我拿着纸箱转六面,而小罗则拿着很小的喷壶进行消杀。另一方面,其他两位志愿者也同时进行消杀,并按照记号将物资进行分类,就这样我们将近100盒的物资彻底消杀完成。

小区只有一台很小的手推车,我和小罗负责将物资送上楼给各住户,另外一队则负责将物资按订购清单在纸箱上画上记号,并挪到大堂门口以方便我们运送。

我和小罗从底层开始分发。一方面又怕物资放在门外过夜会影响品质,另一方面又担心敲门吵醒邻居不合适,最后我们选择有鱼有鸡的住户就尽量多敲几下门,只有蔬菜的住户轻轻敲一两下就算了。

由于我们都穿太多衣服,再加上防护服和口罩,当我们来回搬运以及在电梯的时间多了,连续多天辛苦工作的小罗身体终于受不了,她感到头晕并蹲坐在电梯里。于是,我立即分发完,让她先坐在三号楼的大堂休息一下,让我和周平继续运送。

然而,当我们送完一轮后,我又见到小罗继续帮忙将物资逐一分配好,她实在太有责任感了。深夜,我们三个志愿者一轮又一轮将物资搬运到各家各户,我想合计大概运送了十轮吧。

凌晨三点半,终于全部分发完成。虽然只帮忙了短短两个小时,但我真心体会到物业的不容易。小罗一个女同志,怎么可能处理这么庞大的物资?她熬到凌晨还积极为各住户分发所需物资真的让人很感动。我们三个人只是在某一夜帮了一点小忙,那过去的七八天,小罗又为我们小区付出了多少呢?

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本不知道原来小区连一部比较好的手推车都没有,就算喷壶也只有很小的那种,可以说资源的缺乏让物业的工作更难。不过,这一次的参与也让我对小区有了重新的认识,物业的给力自然有目共睹,邻居们帮忙找团购资源,并制作高效率的物资表格也体现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

住在这里快十三年了,终于在疫情中感受到这个小区的一点暖意,希望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小区可以在二楼有个庆祝会,除了感谢物业这段时间的帮忙外,也让小区多一分凝聚力,多一分邻里之情。


这个世界最可贵的是人性之善

半夜1点听闻敲门声但未见其人,想来是刚刚配送牛肉的小区志愿者或者物业小罗,开门后发现地上有4只橘子,2个袋子,煞是可爱,就像某个邻居小孩在和你玩某种神秘游戏,或者什么接头暗号……

这是什么,这当然是某位中华好领居送的,没有人说,我也不知道是谁送的,此时此刻,我想,“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包括刚才某热心“酒鬼”默默送来的香槟。回想起昨晚我在搬运分发蔬菜礼包的时候,我就是“无我”,有时你并不需要别人知道你,而你只是做了,做了就对了。

就像在小区微信群里发起接龙、制作表格、汇总统计、答疑解惑、分享余粮、提供翻译、组织运筹等,每天如此多的信息,以秒速在更新,谁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付出什么,都快速地被刷屏所淹没,太多太多,太快太快,爬楼已是体力活。我们的记忆闪存只有2秒,无法记住各位,很多时候也分不清楚,因为根本不认识,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电梯里,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不是为了让Ta人记住而去做,只是想做、应该做、我可以做,做了就对了!

这是什么?这是人性的本质!乐于分享、追求美好、帮助Ta人,努力创造自身价值,哪怕就是那么一丁点小事。

相信这波疫情过去后,我们肯定各自快速转换频道,开始忙于工作、忙于拼搏、忙于化解各种焦虑和事业压力,而不是忙于群里的各种拼团、抢菜以及柴米油盐……但是,我相信很多改变已经发生了,无论是自身,还是关于这个熟悉的楼栋、小区,抑或这个城市。我们会觉得邻里关心、家长里短、互帮互助也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会少了群里每天成千上万条的信息(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状况),但可能却多了一份楼道或电梯里的问候与闲聊,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各自看着无聊的电梯广告和那跳闪的楼层按钮。

我一直很怀念的儿时邻里关系,通过这次的居家封控似乎又找到了,温暖互助,关心分享、走家串门……相信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吧。

今天的中国,太需要温度,太需要温情,不然大家都太累了,因为我们都太拼了,弦要断的,于社会也一样。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互相的理解和温情,尤其在这样一个封控环境下,疫情的外因很自然地让我们选择了开放与互助之路、付出与宽容之举,这是什么,这是善,因为这是人性的本质!

有感于这个魔幻般的疫情之下!

2022.04.08 凌晨

周平

标签: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