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医线|14岁少年突聋?不保护听力,老了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图说:吴皓教授带领团队走访聋校 来源/医院提供
最近,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颖的门诊来了一位14岁少年,右侧耳朵完全听不见了,经检查已是极重度听力损失。少年的妈妈焦急地告诉医生,一开始以为孩子升入初三压力大,头晕呕吐,外院诊断为“肠胃炎”,如今消化道症状似乎平息了,可是却发现一侧耳朵突然聋了。事实上,少年患的是“突发性聋”,医生已将其收治入院。
3月3日是爱耳日,记者走访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现,以前突发性聋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如今正逐渐“偷走”年轻人的听力。 熬夜、加班后突然听不见了 “医生,你不要吓我,我这么早就要聋了吗?”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越来越年轻了,许多人难以置信,反复向医生确认是不是真的——毕竟,头还没秃呢,咋就要聋了? 25岁的小张是在去年研究生考试期间突发耳聋的。又要备考又要工作,熬了好几个夜,令她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考完试来到医院就诊时,她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还有一位年轻的海员,已是第二次突发耳聋了。第一次找到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蕴的时候,年轻人说他刚刚出海回来,在海上休息不好,人很焦虑,回来就突聋了。由于治疗及时,听力慢慢恢复。想不到这次出海归来,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图说: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李蕴(左)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摄(下同)
“考试前、毕业前,很多学生压力大,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中,听力易在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聋。此外许多熬夜、加班的或过度劳累的人群也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跟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李蕴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国内并没有确切研究数据,但临床上明显感受到有年轻化趋势。一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充分休息后可以恢复听力,大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都可恢复听力。但是突发性耳聋是有最佳治疗期限的,一般在发病3天内进行治疗,治疗的有效率高达70%-80%,如果一直延误治疗的话,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造成永久性耳聋。 李蕴还提醒道,临床上有一些因为耳鸣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经常会问,耳鸣是否会导致耳聋?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压力等有关。“耳鸣和耳聋不能划等号,耳鸣也不一定伴随着突发性耳聋,但耳鸣是很多耳科疾病的症状,它提示某些部位出问题,所以耳鸣不能置之不理,如休息后不见好转,应当去医院检查。” 长期使用耳机导致听力损失不久前,李蕴接诊了一位因长期使用耳机而导致听力受损的女青年,这名患者是客服人员,工作时间戴着耳机接听电话。为了不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耳机音量还开得挺大。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多,最终,女青年就诊发现听力损失达到50分贝,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所幸经过入院治疗后,她的听力基本得到恢复。
图说: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颖
如今,耳机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标配,其中,入耳式的耳机又因为体型小巧、携带方便受到欢迎。在地铁、公交车上经常看到戴着耳机听音乐看剧的人。由于环境嘈杂,他们的耳机音量又调得比较大。这些坏习惯都在影响着年轻人的听力。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数据称,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网上有研究表明,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长期这样做,就会比正常人更提前得老年性耳聋。 陈颖告诉记者,应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少用入耳式的耳机。使用耳机时,建议音量不要超过设备最大输出的60%,且每次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晚上不要戴着耳机入睡。从长远来看,很多老年人听力受损也和年轻时候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有关。研究发现老年性耳聋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中,听力减退在9个导致老年痴呆的可控高危因素中高居首位。 听力保护应当持续一生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听到声音的重要助手,每个人出生时大约有15000个毛细胞(不是耳朵毛),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损失,且不会再生。过大的音量会带来强烈的震动,毛细胞震坏,慢慢就听不见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九院院长吴皓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大众传递全生命周期的听力保护的理念。早在1998 年,吴皓团队就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两阶段筛查模式,建立了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诊断及综合干预的技术体系,使听力障碍新生儿在3 个月内得到确诊,6 个月内得到系统干预,从而实现“聋而不哑”。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同道们多年的努力,目前上海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已超过98%。昨天,他和团队回访了上海市第四聋校,这里的聋哑孩子已经很少。“先天性聋儿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他们可以说话,可以进入普通学校,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近年来,吴皓团队又把目光聚焦到老年人群体。“老年性聋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从年轻开始就长期受到强声刺激,累积效应就会逐渐导致听力损失,这个过程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他向记者介绍,早诊早治,是治疗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则。老年人对语言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差,由于无法正常获取外界信息,难以融入社会与周围人群交流,导致沟通障碍,增加老人的心理压力,容易诱发认知功能障碍。而使用助听器可以减少听力损失造成的额外风险。 2020年,吴皓团队在上海启动了一项旨为防治老年性耳聋、干预老年认知障碍的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项目,希望验证有效听力干预可延缓或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同时提高老年性耳聋的干预率。 “目前医学界对先天性聋病的遗传致病基因和分子发病机制已有比较详细的认识,这对于预防聋儿出生以及聋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天生拥有完好的听力,而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了,因此,好好保护听力应成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任务。”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Tips】如何保护听力?专家建议:少去环境嘈杂的场所,需要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佩戴耳塞等防护设备。 耳机的使用不应时间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尽量选正规品牌的产品。 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和熬夜,饮食均衡,科学运动。 慎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不要自己盲掏耳朵,力度掌握不好容易损伤耳道。也不要去不正规的地方“采耳”,临床上就遇到过因为养生馆设备没有消毒好导致耳朵真菌感染的病例。 当感觉自己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或耳鸣、耳闷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197+174”2热点在线
- 世界今日讯!中央气象台:江南大部有降水,明日起北方明显降温
- 广东昨日新增本土195+6215,另有369例无症状转确诊2全球播资讯
- 焦点要闻:美财政部对伊朗俄罗斯等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 每日焦点!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2533408例
- 全球人口达80亿,意味着什么?
- 环球快讯:上海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
- 秋天专属浪漫又来了!45条“落叶不扫”景观道出炉,看看你家附近有没有3今日热搜
- 上海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和个人缴费即日起开始受理,新增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 国家卫健委: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1天天滚动